小熊廚師

作者:如約
譯者:
出版社:彩虹愛家
懶惰又愛偷別人東西吃的小熊,大家都不喜歡他,決定要給她一個教訓!最後小熊會變成怎麼樣呢? 故事主題:為自己負責 導讀 本書特點
住在森林裡的小熊,因為懶惰,到處向其他動物要東西吃。受不了的動物決定要整懶惰的小熊,於是趁他睡覺時,替他換上廚師服。一覺醒來的小熊,以為是老天爺要叫他做一個廚師,開始發憤圖強學習廚藝,成為一個大廚師。從不願意做到願意做,只要有心去學,一定能夠發揮所長,成為為自己負責任的人。
優勢生命力:自信力、接納力
故事中的小熊好吃懶做,其實不是自己「不會做」,而是他「不願意做」,他一心只想吃別人做的食物,撿現成的便宜。可是當小熊開始探索自我,並且認真、用心的學習,漸漸地從一個好吃懶做的小熊,蛻變成為一個大廚師。
有時候孩子對學習排斥,父母們除了要思考是否太過溺愛、縱容孩子;在應當管教並設立界線時,繼續供應孩子,也要適時的放手,鼓勵並幫助孩子學習,讓孩子透過學習,擔起自己該負的責任。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不幫忙家事、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等,其實孩子們大都像故事中的小熊一樣,不是「不會做」,而是「不願意做」。父母千萬要過於愛護而不願意放手,應在孩子的學習歷程中適時的由「供應者」轉變為「協助者」。
上帝創造我們每個人,都有極高的可塑性,重點在於我們是否願意發揮上帝創造我們的特質,並認真的學習,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不是一直仰賴別人的供給與照顧。
最後想提醒父母們,孩子是否能像故事裡的小熊一樣,成為一名「大廚師」(有名的人)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孩子願意在每個階段學習自己該學會的技能,完成自己該負的責任,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喔!
文/黃愷苓
藉著賞心悅目的圖畫,以及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教導小朋友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家長及教師們也能善用使用手冊中的活動,來加強生命教育的觀念。此外,每冊書都附有床邊有聲故事CD,並融入豐富的自然及生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