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請在填寫客戶資料時,將抬頭與統編同時填入公司名稱的欄位即可 貼心提醒
購物車 0

基因使然!同性戀與科學證據

NT$ 420.00


作者:懷尼爾、懷布萊爾NE & BK Whitehead
譯者 :蔣鍚、申知銘
出版社:姚金維


基因使然!同性戀與科學證據

312頁/18.5 x 25.8cm

好書試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7btND0QM-aCblRDSEdFb19FYmM/view?usp=sharing

你將在此讀到正統科學家,以客觀事實,全面性地探討同性戀。

同性戀是天生的嗎?佔了人口的10%?是自己選擇的?能擁有穩定持久的關係?
面對此爭議性話題,我們都不是專家。要繼續人云亦云?還是要向真正的專家請教呢?
懷德海夫婦研究此議題超過廿年,著成本書,參考的研究論文超過一萬篇,訪談過的當事人不計其數!這是一本客觀、正統、非常全面的同性戀科學報告。

這是《基因使然!》第三版:第一版十餘年前出版。隨著時間的推移更鞏固了本書的原始結論。儘管現在有了許多關於生物因素的研究,但沒有一個能展現其對同性戀有壓倒性的影響。

本書列舉為數眾多且容易理解的參考書目,提供給有心的讀者參考。
科學證據清楚地顯示,性傾向可以改變,而且確實會流動轉變。
此書是獻給英雄的,他們敢於對抗輿論的強大潮流,找到勇氣,作自己。

作者簡介
NE & BK Whitehead
我們對同性戀的研究始於1987年,那時我們遇到一個已婚男子:摩諾厄(Noel Mosen),他告訴我們,他是一個超過20年濫交的男同性戀者,也是十餘年的同運人士。當我們與他和他的妻子簡(Jan)漸漸混熟後,他帶領我們瞭解一件新事:同性戀者並不永遠都是同性戀,也帶領我們認識別的同性吸引者,他們正走在一個類似的旅途中,要從這樣的生活方式和傾向中走出來。

六年後我們出版了談論同性戀的第一本書:《渴望愛》(Craving for Love, Monarch UK,1993年,2003年),懷布萊爾(Briar Whitehead)著,我們採訪了許許多多具有同性戀傾向的人,他們各自都處在轉變過程的不同階段中。這本書著眼於同性戀的起因和轉變的過程。第二本書則是一本很長的建議書,在同性戀權利的立法過程中,提交給紐西蘭政府專責委員會。該書捍衛同性戀者擁有轉變性傾向的權利;只要他們願意。然而同志運動者卻打算用立法的手段,將輔助同性戀者轉變性傾向,變成一種歧視的行為。

本書《基因使然!》已是第三版,該書審閱了20多年來、超過10,000篇關於同性戀議題各方面辯論的論文結果:其中包括科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探討、還有同性戀科學家的論文,他們想要找到同性戀背後的遺傳或生物學驅力。本書第一版在1999年出版於美國。

懷尼爾(Neil Whitehead)博士(生化學家)是有40年工作經驗的調查科學家,足跡遍及紐西蘭及世界各地。懷布萊爾是記者兼作家,是《基因使然!》這個版本的編輯。

目錄
第一章 基因能產生性傾向嗎?
第二章 同性戀者的數量顯示環境因素的重要影響
第三章 異性戀者天生如此嗎?
第四章 本能有多強悍?
第五章 陰陽人的性別認同怎樣產生?
第六章 不同文化對同性戀的看法
第七章 產前激素?壓力?免疫攻擊?
第八章 有「同性戀」的腦嗎?
第九章 同性戀基因的「發現」?
第十章 雙胞胎研究:最有力的證據
第十一章 路徑分析:社會因素的確導致同性戀
第十二章 性傾向能否轉變?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