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請在填寫客戶資料時,將抬頭與統編同時填入公司名稱的欄位即可 貼心提醒
購物車 0
受比施更為有福.jpg

受比施更為有福--一個助人者受助的故事/The Gift of Receiving

NT$ 466.40


作者: 李盧詠儀
出版社: 宣道

ISBN:9789888250509
出版日期:2017-3-1
尺寸:148*200 mm
頁數:284頁
重量:290克

■內容簡介:

面對驟然的患病噩耗,她沉著面對,客觀地分析病況形勢(復康社工的專業背景使然),冷靜得連自己也驚訝。當身邊人都將焦點放在如何治理跟進、存活及復發等等實際問題,她心裡清楚身體要經歷的難不倒她;最痛而困擾她的,是心中放不下的一份掛牽──年幼子女媽媽的掛牽。
 
面對這個關口,她迷惘了,不甘不捨……
 
書中記下了作者有血有肉的真情剖白與掙扎,還有跟創造主的「摔跤」。過程中,她明白到人生沒有甚麼是理所當然;卻體驗到天父的手一直牽著她,祂的恩典足夠陪著她走每一段路。期間她遇上許多「陪跑」天使與同是病患的「生命導師」,教她看懂人生,學習謙卑放下。難得全書沒有沉重灰鬱的調子,卻處處流露幽默、睿智,叫人忍俊不禁,心領神會。
 
或許事情沒有如我們預計的發生,縱然有些日子似乎失控,在「淵面黑暗」的日子裡,神說:「要有光。」你看到了嗎?

「這本真誠地分享跟『乳癌』一起共舞的書,再一次勉勵我們,天下萬物總有定期,能化咒詛為祝福,學會更珍惜我們所愛的,特別是病患的家人,只因施有時、受有時。」
──曾詠恆醫生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香港乳癌研究組』召集人
2014年十大傑青
 
「當初拿到書稿,我—口氣便把它看完,教人不欲停下。書中所分享的每個經歷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有血有肉。……化療期間的每—針,縱使是多麼的難受,瑪嘉烈也總是能夠從中看到有趣的點子,以幽默的角度給我這個過來人—口新鮮空氣。」
──簡佩霞女士
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前院長
獲頒香港2015年度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
 
「一篇篇的日記、寫給親友的代禱信,都引導著讀者『埋身』地反思這些重要的人生課題:換了是我,又會怎樣面對?個人認為這書不單止寫給病者及其親友,也適合每位信徒閱讀。」
──孫國鈞牧師
宣道會沙田堂顧問牧師
 
「從詠儀確診罹患癌症、接受外科手術、經過十二個星期藥物化療、到完成三十三次放射性電療,前後合共一百八十六天刻骨銘心的日子;我在近距離的陪伴裡,見證了原來眼淚之中仍可嚐到真切的喜樂、忐忑之上還有出人意表的平靜安穩、軟弱困頓之外尚存著那不容奪去的屬天盼望。」
──李思敬牧師
 
「十年前,我媽媽確診乳癌。這本書是她的故事,我們家的故事,也是很多其他人的故事;甚至也可能是一點點我的故事。若然如此,我希望它告訴我們一件事實──癌病關乎愛。癌病關乎家人、朋友、摯愛的人。癌病關乎温暖、安慰、歡笑。癌病關乎信心。」
──李可羨小姐

■作者簡介
李盧詠儀,生於香港,資深社工。1977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系,投身復康服務。婚後陪伴丈夫旅居愛丁堡、普林斯頓、温哥華、波士頓、多倫多等地進修及工作,在愛丁堡 Moray House 教育學院修畢高級教育文憑,後取得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碩士,主修特殊教育。
 
近四十年來,在香港、蘇格蘭、加拿大不同崗位服侍殘障人士、華僑社區、長者群體,督導社工實習學生,並參與教會及文字事奉。翻譯書籍包括《誰掌管明天》、《祈禱之難,難在……》,曾於《世界日報》北美版負責撰寫「行萬里路」專欄。
 
2012年與丈夫女兒全家返港,退休後繼續學習跟隨基督腳蹤,與病患或有需要的鄰舍並肩同行。

■目錄

序一 「施」與「受」皆有福
序二 我所認識的瑪嘉烈
序三 天父的珍貴禮物
序四 你所愛的人病了
序五 Don’t be fooled by its name
 
自序 「然後呢?」
 
1. 與癌共舞
2. 向女兒坦白
3. 意義治療──“What for?”
4. 處理「問候」
5. 手術前評估
6. 稟告母親
7. 養生專家
8. 手術前一天
9. 手術天
10. 手術後的聖誕
11. 同行天使
12. 化療與摔跤
13. 全都在今天
14. 另類療法?
15. 副作用(上)
16. 天上與人間
17. 入院
18. 俄羅斯太太
19. 掉頭髮
20. 噩夢不再
21. 完美主義
22. 「人生走下坡」課程初階
23. 副作用(下)
24. 孩子的課外活動
25. 電療開始──「Please try NOT to help」
26. 患病爸媽的孩子
27. 施與受
 
新的一頁:我的四位生命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