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請在填寫客戶資料時,將抬頭與統編同時填入公司名稱的欄位即可 貼心提醒
購物車 0

清晨嗎哪到我家:哥林多前書

NT$ 326.00


書封    出 版 商    真哪噠出版社

系列名稱    清晨嗎哪42

作    者    張木泉

 ISBN    978-626-7599-37-2

CIP        241.721

EAN    9786267599372

出版日期    2025-7

語文別    繁體中文

頁數開本    尺寸:148*21mm

頁數:292頁

印刷裝訂    黑白膠裝

類別    生命造就 研經 靈修 個人成長

■本書簡介

重磅級研經靈修鉅作 最值得收藏

66卷聖經分冊或合輯陸續推出

清晨嗎哪到我家  一本滿足讀者七大需求

是一本讓你享受讀經的書,因為它將幫助你明白聖經的真理。

是一本讓你明白聖經的書,因為它為你解釋一些聖經的難題。

是一本讓你與人分享的書,因為它擁有清晰而且明朗的信息。

是一本讓你信仰生活的書,因為它教你如何把聖經實踐出來。

是一本讓你學習禱告的書,因為它教你禱告且為哪些事代禱。

是一本讓你省察生命的書,因為它有許多生命的學習與提醒。

是一本讓你小組討論的書,因為它提供有條不紊的重點整理。


像這樣的書,您能錯過嗎?

像這樣的書,您不渴望送一本「聖經」,

再加上一本「清晨嗎哪到我家」,給您的慕道朋友嗎?


張木泉牧師把牧會三十多來的研究與領受,藉著《清晨嗎哪到我家》呈現出來,讓許多弟兄姊妹更加認識神的心意,使讀經成為一種享受;新朋友不再以讀經為苦差事,因為深入淺出的《清晨嗎哪到我家》讓他們讀經更有亮光。

每一本《清晨嗎哪到我家》包含的內容有:

(1)本章大意:該章經文所講述的內容。若你有新的看見,可以把它寫在空白處,作為補充。

(2)釋經與亮光:這是作者在讀經時所歸納出來的亮光(含解經),可幫助讀者明白神的心意。你若有其他的亮光,可以把它寫在「柒、我的領受」空白處內。

(3)捫心自問:你可以透過這部分來問問自己對真理的回應情形。若它正反應你現在的屬靈光景、生活情況,需要向神認罪,或對你有更深提醒,或付之行動……,你就停下來向神禱告,千萬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4)禱告回應:期待你能使用這個部分,真心向神禱告(邊看邊讀)。雖然這些是作者自己的感動,你若以為美,只要真心誠意地禱告,神必然垂聽。

(5)代禱事項:這些代禱事項是從該章經文所引發出來 的,你也可自加代禱事項在空白處。期待你的禱告不再只是內向的禱告,你當求神擴大你的禱告視野,常常求神的國和義,為別人、教會、所住城市及國家社會的需要代禱,使你成為一個被神所祝福的人。

(6)每日金句:你可以從每天所讀的經文中,挑出一段或一節、一句話,成為你今天的座右銘,把它寫在空白處,而後讀它、背它、默想它,使它成為你今天的幫助。

(7)我的領受(我的行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除了《清晨嗎哪到我家》所提供的資料外,你還有其他的領受,可以把它放在這個位置,不斷提醒自己,使生命得著更新。或是你讀了這章經文後,挑戰自己所要採取的行動(至少一項)。

■作者簡介

張木泉 花蓮博愛浸信會主任牧師

【神的僕人】

從小被邪靈攪擾,不好照顧,母親禱告求神醫治,而後把他獻給神使用。

【教會牧師】

1986年神的呼召臨到,就讀台灣浸信會神學院;1990年神帶領至花蓮博愛浸信會牧養教會至今,從50人到突破千人。

【婚姻工作者】

年輕時,神就感動要從事婚姻家庭相關服事,透過真理的教導,使婚姻家庭活在基督裡。如今從事婚姻工作30餘年,透過真理的幫助,醫治婚姻、重建婚姻。

【聖經實踐者】

鑒於信徒靈命需要餵養、生命需要更新、服事需要恩膏、人生需要目標,根源在於神話語的建立與紮根。為此,開始撰寫「清晨嗎哪」,一面滿足自己的需要,一面供應信徒的渴望。2022年4月賈社長看到「清晨嗎哪」能對華人基督徒祝福,決定出書,訂名為「清晨嗎哪到我家」。

■目錄

初心            

牧者的渴望        

讀者迴響一    

讀者迴響二    

讀者迴響三

讀者迴響四    

讀者迴響五    

讀者迴響六    

「清晨嗎哪」如何收取        

哥林多前書簡介    

第一章(上)

第一章(下)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上)

第七章(下)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上)

第十五章(下)

第十六章   

  

■內容試讀

第一章(上)

壹、    本章大意(1-17)

1.    保羅為哥林多教會從神得著豐盛的領受感謝神。

2.    提醒信徒不可分門結黨,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貳、    釋經與亮光

1-9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同兄弟所提尼(1):保羅如此的介紹自己,乃要受信人知道他是神所召傳信息的使者。他在哥林多後書、以弗所書、歌羅西書及提摩太後書都如此稱呼自己,可能因為他的地位受到質疑;也可能因為信中所處理的問題極為重要,涉及基本教義,因此不但提到職分,也主張自己有說話的權柄。保羅是使徒中最有學問的,曾在當代最有學問的拉比迦瑪列門下受教,但向崇尚智慧的哥林多人自薦時,並不強調其學位。保羅得救約在主後33年,在安提阿教會受差遣約主後47年,前後相隔14年,這段時間是神在預備他做好宣教的事工。「奉神旨意」表示保羅現在的身分完全是出於神的旨意,不是自取的。「使徒」原文為奉差遣的人、使者之意。「同」表示此書信乃與別人(所提尼)一同署名,但實際上是保羅一人所寫(十六21)。「兄弟」原文在前面有定冠詞,表示所提尼是哥林多教會所熟悉的人物,是為當地眾聖徒所敬重,目前正跟隨保羅到以弗所幫助傳福音工作。

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2a):保羅寫信稱哥林多教會為「神的教會」,乃因哥林多信徒誤把教會當作「人的教會」,按著人意分起派別來(12)。「成聖」指從世界分別出來歸給神。「聖徒」原文指被分別出來歸給神的人。「在基督耶穌裡成聖、蒙召作聖徒的」:雖然哥林多教會有紛爭結黨和各種罪惡存在,但在基督耶穌這個地位裡,仍然被看作是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人。「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表明受信對象除了哥林多教會外,還包括其他教會。

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2b):在保羅書信的開端問候語中,只有本書加上這話。保羅要使那些哥林多分派別的人把眼光放大、放遠,基督不是他們那一小群人的主而已。


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3):「恩惠」是神給我們白白地賜與。「平安」是希臘慣用的問安,但希伯來的「平安」不是指沒有爭鬥,而是指一種積極的福氣與人同在,是整個人得著豐盛,尤其是屬靈的興盛。「恩惠、平安」指神賜給人一切好處的代表。

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你們的恩惠(4):哥林多教會的信徒雖有許多的失敗和軟弱,但保羅先看見他們的優點而為他們感恩。「恩惠」特別指各樣屬靈的恩賜。

又因你們在祂裡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5):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凡事都相當富足,唯獨欠缺靈性的富足,致使他們像屬靈的嬰孩(三1)。「富足」原文是極為富有之意。神在基督裡所賞給哥林多信徒的恩典極其豐富,問題是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在正面上享用神的恩典。「口才」指外在的表達能力;「知識」則指內在的領受能力。「口才、知識都全備」指具備屬靈的知識與表達知識的能力。有人有知識而無口才,無法表達出他的學問;有人有口才卻無知識,所表達出來的對人沒有助益,甚至傷人,哥林多教會卻二者兼備。哥林多人很有口才,因為希臘人是善於辯論的,這是他們原本就有的。若他們持續在耶穌基督裡,口才就更不一樣。

正如我為基督作的見證,在你們心裡得以堅固(6):「我為基督作的見證」指保羅為基督所傳講的福音。「在你們心裡得以堅固」指福音在哥林多信徒的心裡所產生的功效。可惜的是,哥林多信徒雖明白信仰,卻沒有好好實踐,所以生命依然像嬰孩(三1)。

以致你們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等候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7):這是對整個教會而言,非指個人。「恩賜」指神賦予信徒的才幹和能力,目的是為了事奉祂,促進教會的增長。恩賜全備並不代表靈性成熟,靈性長進與恩賜充足是兩回事,因哥林多人靈性幼稚(三1),有紛爭、結黨(10-11),更有淫亂的事(五1)。「等候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表明神給哥林多人恩賜的目的,是要他們運用所得的恩賜廣傳福音,建立基督的身體、造就別人,等候主的再來,非用來誇口。「顯現」指再來。

祂也必堅固你們到底,叫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責備(8):當代聖經譯為「主一定會加增你們力量,使你們持守真理一直到底,在祂再來的時候無可責備。」「堅固……到底」不是指一時的堅固,而是持續不斷一直到底的堅固。保羅並非相信哥林多信徒,而是相信那位信實的神,必使哥林多信徒更加美好。保羅若不能為哥林多信徒在神前有信心──相信神會施恩、修剪、造就,就只能見到他們的問題與弱點,無法為他們感恩。「主耶穌基督的日子」指主再來的日子。

神是信實的,你們原是被祂所召,好與祂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9):「神是信實的」表明神是信實可靠的,祂說話算話。「一同得分」原文為「與人合夥」,表明神選召我們的目的,是要與祂兒子耶穌進入一種新的關係,就是一種夥伴的親密關係,並且合而為一。


保羅和所提尼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在主裡問候並祝福他們。保羅提到他常為哥林多教會感謝神,因神所賜的恩惠及恩賜都豐富,並且使他們與耶穌一同得分。這在在提醒我們:

1.    求神賜給我們智慧,在不同的環境,使用自己合適的身分,避免使服事受到攔阻。正如保羅面對崇尚學問的哥林多教會時,他不提到自己的學位,避免落人口舌與比較,卻以耶穌的使徒自居(1)。

2.    教會是屬神的,當由神來掌管,不是屬人的,信徒絕不能代替神來左右教會。哥林多教會似乎犯了這個錯誤,為了糾正他們,保羅特別在書信中提到,哥林多教會是屬神的教會(2),不是屬人的教會。

3.    學習要有寬闊的心胸,不但享受基督的美好,更要分享基督的榮美,千萬不可獨占神的愛與祝福。正如保羅所說:「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2)換言之,基督是我們的主,也當讓別人認識基督,進而成為他們的主。

4.    我們當學會用口祝福別人,藉著我們把從神領受的祝福分享出去。正如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祝福:「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3)

5.    挑戰自己有積極的眼光,看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並且為此向神感恩。保羅就是如此之人:「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你們的恩惠;又因你們在祂裡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4-5)

6.    基督信仰是用來實踐,使靈性更健康,不只是一種學問;恩賜是用來服事神和人,叫神得榮耀,使人得益處,不只是一種能力。雖然哥林多教會對信仰懂得很多,也很有恩賜(5-7),但沒有徹底實踐,致使成為屬靈嬰孩(三1)。

7.    凡事與耶穌合夥(祂掌權、我執行),必能帶來極大的榮耀與祝福,這正是神讓耶穌降世為人的目的之一。「神是信實的,你們原是被祂所召,好與祂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9)


10-17    

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10):「都說一樣的話」指同心合意,是古希臘人用來勸勉同一團體的成員團結一致的慣用語。「一心一意」指不要堅持自己不同的意見,因為這是引起紛爭的主因。「相合」原文指成全、使之完全。

因為革來氏家裡的人曾對我提起弟兄們來,說你們中間有紛爭(11):「革來式」可能是當時一個極有財富的女人,家中有許多僕婢,其中有些是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他們或寫信,或親自到訪,告訴保羅這教會的情況。她這樣做不是搬弄是非,是為使教會更好,榮耀主名。保羅明提其名乃是有智慧的作法:①表明革來氏願為所說的話負責任;②不要讓教會產生猜疑;③提醒信徒不要用匿名信向牧者反應控訴。「提起」含有清楚說明的意思。「紛爭」表示不僅是意見不合,已經發展到彼此爭吵、爭鬧的地步。這是神所憎惡的(箴六16-19),千萬不要中魔鬼的伎倆,作挑撥離間的人。

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12):信徒各人擁護自己所佩服的教會領袖,形成黨派,彼此分門別類。「保羅」派的可能強調要向外邦人傳福音,因哥林多教會是保羅所建立的;「亞波羅」派的可能強調講道者的口才;「磯法」(指彼得)派的也許強調這位使徒的首要地位,或高舉律法的律法主義者,如此卻忽略了恩典;「基督」派的可能以「屬靈人」自居,以自己為正統,別人不正統,進而高抬自己。「屬基督」本來是正確的,但是拿「屬基督」來與其他信徒造成分別,那就變成壞事了。

基督是分開的嗎?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13):「基督是分開的嗎」表示他們將主的身體──教會分成了數個對立的小群。「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保羅強調要高舉主,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為罪人釘十字架。「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可能有人以誰為他們施洗就自認屬誰的,或以那為他施洗的神僕誇口。

免得有人說:你們是奉我的名受洗(15):「奉我的名受洗」指受洗歸入保羅的名下,而「歸於名下」含有完全所有之意。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17):「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保羅認為傳福音比為人施洗更為重要,因傳福音關乎靈魂得救,施洗只是宗教禮儀。「智慧的言語」指以動聽的雄辯和華麗的言辭來征服人心。「智慧的言語」是當時希臘人所熱衷追求的哲學修辭技巧。希臘人愛好智慧,哥林多人也受此環境的影響,對世俗的哲理和華麗的辭藻相當風靡。為何用智慧的言語、用世界的學問傳福音會叫「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呢?因世界的學問只能把人帶到人前,只有十字架的福音才能把人帶到神前。

保羅在信中教導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不可分門結黨,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為基督不是分開的。保羅特別強調他沒有為他們釘十架,他們受洗也不是奉他的名。他到他們那裡,不是為了施洗,而是為傳福音給他們。保羅的這番話提醒我們:

1.    合一是神的心意(弗四2-3),合一不代表教會沒有問題,而是在問題中彼此提醒和勸勉。正如保羅所說:「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10)

2.    做個肯負責任、說話算話的基督徒,使人可以信任。革來式向保羅反應教會的問題,保羅就清楚指出她來,就是最好的例子(11)。

3.    我們要信靠的是耶穌,擁戴的更是耶穌,不是教會的領袖。哥林多信徒有錯誤的觀念,抬舉人過於神,致使保羅責備他們:「基督是分開的嗎?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13)

4.    傳福音領人歸主,使世人的靈魂得以拯救,是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天國目標──太廿八19-20)。所以保羅強烈地表達:「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17)


參、    捫心自問

1.    人都有多重的身分(父母、兒女、朋友、工人、老師、基督徒……),你最常使用的是甚麼頭銜?保羅在面對崇尚學問的哥林多教會時,卻使用耶穌的僕人身分。這給你甚麼提醒?

2.    你認為教會的主權應交在誰的手中?耶穌基督是教會的主,但交由牧者及相關的長老、執事來管理(必須合乎真理)。你同意這個說法嗎?放眼望去,許多教會常落在人的紛爭、爭權奪利中,這是正常的教會運作嗎?

3.    當你認識耶穌,享受祂的榮美後,總是獨樂樂,還是努力跟人傳福音,帶來眾樂樂的祝福?你是屬於分享基督型的人,還是獨占基督型的自私基督徒?

4.    要你用嘴巴說出祝福別人的話容易嗎?開口就用神的話來祝福別人,對你而言,容易做到嗎?如果你能每天花一些時間背誦神的話,要開口用神的話祝福別人,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了。

5.    面對一個人的表現,你的第一反應是甚麼?總是看他的優勢,還是常會挑他毛病?一個眼光消極的人,他的人際關係會良好嗎?

6.    你來到教會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基督信仰,還是把信仰實在生活化?研究信仰和實踐信仰,最大的差異在哪裡?

7.    試問自己:你的婚姻、家庭、親子、工作、生意、經濟、人際、服事……是獨立承擔,還是讓耶穌掌權?與耶穌合夥可能帶來哪些祝福?與人合夥,人會變節;與耶穌合夥,祂會顧守。

8.    今年,你向多少人分享過耶穌?帶領多少人來過教會敬拜?幫助多少人渴慕認識神、接受裝備?帶領多少人成為門徒,和你一起愛主、事奉主?


肆、    禱告回應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讓保羅成為我的屬靈榜樣,凡事學會欣賞別人、稱讚別人;使我擁有積極的眼光、積極的態度和積極的思想,透過我的生命,影響和感染別人,活出精彩的人生。

謝謝祢讓我從哥林多教會信徒的身上,體會基督信仰是用來實踐的,好建立健康的生命,不只是用來研究而已;恩賜是用來服事神、造就人,使祢因我的服事得著榮耀,別人因我得著造就,不只是一種能力的彰顯而已。求祢不斷幫助我,藉著讀經、聽道,把祢的話加以吸收和實踐,叫我的生命一天天茁壯長大,成為屬靈的巨人,好見證祢的榮耀作為。

我願意把婚姻、家庭、親子、工作、服事、人際……,與祢合夥,讓祢完全掌權。求祢教導我謙卑順服的功課,使我凡事依靠祢,不走在祢的前頭,懂得緊緊跟隨,好使我的一生不偏離左右。

我渴望成為一個傳福音、領人歸主的大使。求祢把愛靈魂的心志不斷賜給我,讓它成為我的天國目標,好使我努力為祢而活,讓人因為我認識祢這位賜福的神。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伍、    代禱事項

1.    求神賜給我們智慧,在合適的時間、環境,使用合適的身分來榮耀神的名。

2.    求神在教會完全掌權,牧者、長老及執事懂得謙卑順服神的引導,以神的愛來帶領教會,使教會能在地上彰顯神的榮耀。

3.    求神用祂的愛激動我們,不但享受基督,更要分享基督,讓別人因我們得著認識基督、事奉基督、一生跟隨基督。

4.    求神激動我們的心,不但渴慕研讀神的話,更能背誦神的話,並且使用神的話語來祝福、提醒和勸勉別人,使聽見的人都得著益處。

5.    求神賜給我們有積極的眼光,在面對所接觸的人群,總能看到別人的優勢,學習欣賞別人、肯定別人,使人得著激勵,進而剛強起來,樂意事奉神。

6.    奉主耶穌的名宣告:「每個基督徒都願意在凡事上與耶穌合夥,讓神完全掌權,自己做個忠心的管家。」

7.    奉主耶穌的名宣告:「教會是屬耶穌的,沒有任何分門結黨,依靠耶穌同心合意事奉全能真神,使人得著益處、教會得著復興。」

8.    求神幫助我們把傳福音、領人歸主,成為我們的天國目標,一生努力付出,叫人得著認識神,脫離罪惡的生活,重新建立榮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