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罐吗哪 : 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出 版 商 真哪哒出版社
我的那罐吗哪 : 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系列名称 Meet 28
作 者 欧以南
ISBN 978-626-7599-43-3
CIP 244.9
EAN 9786267599433
出版日期 2025年9月
语文别 简体中文
页数开本 尺寸:148*210 mm
页数:360页
重量:520克
印刷装订 黑白;胶装
类 别 信仰见证 生命造就
■本书简介
在台湾乡村福音布道团的五年宣教,
她记下了,那些苏醒灵魂的瞬间。
在义路上,步步都有主爱的馈赠。
从家务的柴米油盐,到宣教的田野足迹;
从文学创作的灵感闪现,到信仰历程的静默深思
这是她一生向主敞开的笔记,也是灵魂一点一滴领受的吗哪。
■作者简介
欧以南Grace Ling
因为全职母亲的居家生活,开启了以南写作的门。虽然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投稿,但一直到老大出生后,写作才成为一个志业。写作使以南的生活充满了喜乐和创意,同时也是以南的自我心理治疗。
在台湾郷村福音布道团的五年宣教,写作将它们一歩一脚印的留下痕迹。
「我的那罐吗哪」将过去这44年所有的稿件汇集成册作为天父在以南蜕变的生命中带领的一个纪念。
以南和先生林博定居在美国加州圣地牙哥。他们有两个孩子五个孙子。目前仍参与圣地牙哥主恩堂的服事。
■序
一笔一程 为主作见证
1980年代,我们夫妇在美国宾州开始主编《使者》杂志时,期盼让这份在北美少有的中文基督教刊物,成为「海外华人基督徒知识分子的见证」。
我们除了邀约牧长和圣经学者撰写有分量的属灵信息以外,头几年暑期也在「使者农庄」举办为期一周到两周的写作营。写作营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鼓励对写作有兴趣的基督徒,将留学、成家、立业、信仰、事奉的个别经历,写成可以共同分享的生命见证。因此,在设计内容时,我们归纳许多佳作的特点,注重:「如何得到灵感和题材」、「如何表达意念」、「如何真诚叙述」等基本的写作原则。
在写作营中,我们认识了几位决志用写作来事奉神的姐妹。她们都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也已在教会有服事(其中一位是教会师母);但她们感悟上帝对她们文字事奉的呼召后,开始了认真持久的写作生涯。后来她们的作品都不断精益求精,题材日渐丰富,先后出版成书。欧以南这本《我的那罐吗哪》,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1981年我们夫妇在写作营认识欧以南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有一种活泼开朗、认真求问、对人有兴趣的性格。虽然她自称「我的国学修养不深,不只是诗词不熟,就是成语、词汇也少;又没有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再加上缺乏想象力,不会编故事……我凭什么写?又能写什么呢?」但我们却深信她这种个性是基督徒写自己和他人的见证时,最重要的条件。写作营结束后,我们经常鼓励并关注她的作品。果然,出于她对神对人那种真诚单纯的爱,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得到了源源不绝的素材。
在本书一篇见证中,她回忆「常觉得有圣灵同在,祂给我灵感,不仅梳理我的思绪,借着四周环境的人和事提供我资料,让我对所写的内容,有较深刻的体会。特别是词穷时,祂会给我适当的词句,那种与主同工的喜乐,真是不可言喻,反而连家事都不嫌烦了。」
在这本文集中,每一位读者都可以看见,三十多年来,欧以南随着生命生活事奉的成长和成熟,她的写作题材不仅具有贤妻良母「坐家」的温情,更迈向「妻子宣教士」的豪情。从这本书收藏的众「吗哪」中,也看到她和丈夫(林博)信仰传承、文字灵光、生涯回声的丰盛体验。
这本书不单是一位全心全意爱主爱人的姐妹,记录生活中精彩的点滴;也是每一位自认为平凡,却愿意为主写作者的范本。
苏文峰牧师
资深文字工作者
曾任台湾《校园》杂志和美国《使者》杂志主编
与妻子郑期英共同创办美国《海外校园》杂志
■目录
推荐序
一笔一程 为主作见证 苏文峰
人生下半场,他们选择了神的路 陈文逸
我的那罐吗哪,让生命与神对齐 欧南攸
悸动的生命节奏 以南的福音人生 林 博
自序
当「欧以南」回家:写给「我的那罐吗哪」
乡福吗哪──宣教足迹,恩典旅程之一
Lord, After You主,您先行
「口传福音」上课心得
世界正在抢我们的孩子── 乡福的儿童事工
茶叶蛋── 东石短宣记
台湾乡村的呼唤
回台前的准备:亲子篇
回台前的准备:SQ篇
回台前的准备:入俭篇
回台前的准备:EQ篇
之二
「主耶稣的小子」学习营会
「妻子宣教士」百分百
去乡福做什么?
壮年乡村体验营推手
我不会宣教……
我是白老鼠──培训会特别报导
我真想告诉你每一件事
芬园小记
看我夺回!
突破
神有所不听
答客问──美国之行的分享
乡福,我回来了!
三年了!
芬园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
他到哪去了?
教会/信仰吗哪──信仰的光芒,爱的传承
喃喃自语
从「医龙」看团队精神
基督徒(经文串连)
金、银、宝石,建造心灵圣殿
进入祂的殿
葡萄枝子
爱手相携
和孩子一起 到主跟前来……
明矾 基督徒也会有缘尽的时候?
真相大白
创作吗哪──文字的灵光,文学与故事
小说精选《人需地的几何》 得和失是一对双生兄弟!
圣诞节话剧 走,我们去吧!
细工──蕾丝的联想
生之网
惜物情
话合其时
奇巧的工
细水长流
谁来当家?
他是您的……
智慧人的心──思考生死大事
给日子多一点生命──浅谈安宁疗护
生涯吗哪──生命回声 灵魂深处我这罐吗哪
命中注定的吗
建立家室
牵手
爱字不易写
银婚大快乐
良人终身所靠也!?
──他到底爱不爱我?我与婚姻「抗战」几十年
我,爸爸的女儿,无憾
好漂亮的妈咪
从为人母的角度看死亡(1)
子欲养,给机会
从为人母的角度看死亡(2)
要「走」得没有遗憾
恩典的喜乐──飞跃越过死亡
暖暖的……
■内容试读
茶叶蛋──东石短宣记
五月初,陈文逸牧师到密西根州来传递台湾乡村福音工作的异象。不由得想起去年(2000年)暑假在东石短宣时,陈牧师所讲「茶叶蛋」的比喻:水煮蛋在茶卤汁中浸泡越久,味道就越浓,但只有那些壳上有裂痕的才会入味。人也如此,越肯花时间读经、祷告、参与服事,就越像基督徒;只有经过破碎,基督徒的生命才有基督的馨香。
去年暑假,正好计画全家回台探亲,心想与其「将来」返乡还福音的债,何不现在就行动呢?经由在台湾的若兰妹打听,我们便联络上乡福,分派到东石。陈牧师说,我们去的那个星期,正好是黄保怡姐妹(过去台湾一对姐妹花歌星「双燕姐妹」中的妹妹)要到东石演唱民谣,我们可以和华神的乡村福音队配搭事奉,并指定看两本书:《乡福事工手册》和魏德凯牧师着的《攻破坚固的营垒》。
阅读这两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台湾乡村是撒但的大本营,偶像、庙宇充斥,人心刚硬。撒但常用肉体或精神上的疾病来挟制人,怪病特多,传道人也难以幸免;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属灵争战的战场。乡人对福音的反应非常冷漠,即使基督徒也是如此,许多乡村的宣教士深感孤单。引用张雅惠传道的一段话,可以了解到乡村传道人的心情,她说:「长久以来,弟兄姐妹的生命仍无多大改变,有的硬是站在那里、坐在那里、蹲在那里,甚至躺在那里;而周遭的百姓又心如坚石。真是让人感到灰心、沮丧到了极点,实在不知道如何服事才好。」书中还提醒我们,祷告是打属灵战争最重要的武器;所以也开始为东石祷告。我很认真地准备去打一场属灵的大战;不料,此行却是我的信仰大清仓。
****
坐在「统联」开往东石的巴士上,看着电影「外籍兵团」,忽见一双臭脚丫架在电视机前的栏杆上。古铜色瘦干的脚,看起来脏脏的,指甲上还有一线黑边,是那么地显眼……。
「怎么那么不礼貌?」低咕着,我对那双丑丑的脚实在不怎么欣赏。
──「你知道吗?那双脚是我赐给他的,伴着他走过人生多少道路,让他能跑能跳,有什么不好的?凭什么你就觉你的脚比他的高贵?」
圣灵让我看到我竟「自以为贵」到这个地步,我的心中立刻受到责备,也挪去了我「狗眼看人低」的帕子。心窍这才明白过来,神真是爱「世人」呀!我进而欣赏到神所爱的东石人是何等纯朴可爱,而能真心为他们祝福。
****
一到东石,便听到陈牧师的老二因患肺炎住院。在整理我们住的房间时,赫然看到《张雅惠传道纪念文集》,我感到即便敌人的攻击是真的,而神也绝对会在敌人面前为我摆设筵席!翻开纪念集,雅惠传道那可爱的相片立刻吸引了我。一个单身女子,本着一粒麦子要死在主里的心志,不倦怠地服事,即便病危时仍心系东石。篇篇短文,让我看到二十年来,神并没有忘记乡村。许多人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为乡村福音摆上自己;像陈牧师娘纪贞已在东石服事十一年了。这本纪念集实在是神为我在敌人面前摆设的筵席!当我们发现居然住在原是为雅惠传道预备的房间,而她却没有机会享用时,感觉自己仿佛是站在圣地,深感不配……。
为了三天的露天演唱布道会,我们散发民谣演唱会、野外主日学及清大电脑班的广告单,还用广告车分送汽球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那段日子几乎天天下雨,我们的信心在时晴时雨中备受考验。第一天晚上雨停了,信心大受激励;可是……第二天雨依然下着,演唱会前更是倾盆大雨。几位兄姐聚在一起继续为天气祷告时,几个十来岁的男孩看到我们好奇地问:「这些人在做甚么?」「这是在祷告。」他们说:「有一次庙会也是下雨,乩童出来一跳,雨就停了。」言下之意,仿佛是我们的斗法输了。多么盼望能出现奇迹呀!然而,大雨仍下个不停……
「你们若称我是掌管天气的主,为什么我不能选择下雨?」是呀!我在平顺时对这位全能神的「主权」认识实在太浅了。当我们在乡人拜的偶像「面」前大唱赞美诗来见证耶稣复活的大能时,实在是一个难忘的奇妙经历。顿时,传福音的勇气倍增!我真的相信那场雨是为基督徒下的,至少是为我下的。
我们和华神的福音队一起设计了野外主日学课程。因东石是渔村,便决定讲耶稣平静风和海的故事,但又担心是否该向孩子们解释耶稣与妈祖的不同?这才开始明白许多兄姐回到台湾不信主的家中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在这遍地庙宇香火和家家都有祭坛的环境中,人们不容易确知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还是众神之一?最后,我们决定单纯地告诉孩子们──耶稣是得胜的主,祂赐平安。
正如葛理翰夫人所说的:「市上假钞充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何能分辨假钞?假的不胜其数,而真钞只有一种。只要精研真钞,真假自明。」
我醒悟到自己是一个不入味的「茶叶蛋」,对自己颇为失望;发现自己竟是不堪一击的佣兵,甚感痛苦;要承认自己的无能,更是难堪。回来已一年多,读经时特别注意我们的神是怎样的一位神及祂的作为是如何;也比较警醒地练习用「信德的盾牌」抵挡仇敌的火箭。我想毕竟经过了东石的短宣,让我这个「茶叶蛋」有机会再次浸泡在更香浓的卤汁中,感谢神在做「入味」的工!
本文曾发表在使者杂志 2001年5月18日
亦曾发表在台湾乡福简讯 163期 2001年7月
台湾乡村的呼唤
你愿意「福音移民」回到台湾乡村吗?每次想到台湾的乡村,会让你心疼吗?
大妹传给我一则有意思的故事。大意是说:一位忙得没日没夜六亲不认的投资顾问,在他的生日那天,梦见「仙女」要送他一份很特别的生日礼物,他希望能「有一双眼,能够看透每一支股票的升跌时间。」这份礼物这使得他在股票市场赢了很多场胜仗 。
一日,想到许久没有见面的家人。回家看见父母的头顶出现了发光的数字……,由「45」……「35」,每次见面那个数字都在递减……很是心痛,原来,这是他还可以见父母的次数。
一个星期后,这位投资顾问辞掉了工作,尽量陪伴在家人的左右,也跟他们去旅行。后来父亲患了重病……他的头上终于出现「个位」数。在隐约看见父亲头上的「1」字那刻,这位顾问可以说是逃离开了病房。
故事的结尾,这位投资顾问说:
「走街上。在途中我一直泪流满面,眼前的东西都已经看得不清不楚。在医院大门外,我看见妈妈,抹干眼泪后,她的头上竟然出现「1」字……妈妈……我转身看着身边的路人,全部都在头顶挂着发光的「1」……我呆呆地退后一步,就看着马路上的巴士撞向自己,来不及反应,我已经眼前一黑。」
不论你预知将来有三年或是四十年,你会希望做什么事使你的心满足?
你是否考虑将「福音移民」回到台湾乡村,作为您人生下半场的可行计画之一?
有一个福音机构懊悔当初到台湾传福音时,把重点放在大学校园。原本预料这些精英人才能够去影响社会体质,不料,留学潮把大部分的他们推向了留美深造。下错棋了吗?不!他们忠心爱主,使华人教会在美国立下很好的基础,对台湾游子、大陆学人在接触福音方面,都有极深的影响。您可能就是其中受惠的一人。
现在,如果在考虑回到成长的地方,还福音的债给台湾乡村──除了可以因您成熟的属灵生命,成为乡村传道人的好朋友,支持并鼓励他们之外;您还可以将现在拥有的,多尽一份心力───
˙您可以运用专业技术,创造工作机会。不以营利为主,只为提升乡村经济低迷的危机。
˙您可以用医生的爱,让贫困的朋友,在生老病死的循环中仍得生存的保障。
˙您可以用您开阔的人生经验,拓展穷乡僻壤孩子们的世界观。
˙您可以借着教导彩虹及得胜者品格课程,减少校园的色情、毒品、暴力;鼓励在校学子羡慕良善品格,培养属灵的气质;以期将来能够选择认识神,与神和好。
˙您可以陪伴姐妹,在信仰受到迫害时,能坚持很不容易的信仰生活。
˙您可以把神造男人的心意告诉因成瘾而受捆绑的男士,以真实的关怀,使他们恢复神造他们的荣美,好抬头挺胸地作人。
˙您可以帮助安亲班的孩子,不断地为他们守望,让圣灵强化孩子们在身心灵方面,都能对主的专一。修补父母在他们身上造成的伤害,使他们健康地活在主的面前,靠主走出他们自己的天空,成为他人的帮助。
˙您可以给被儿子败光家产的某位父亲打气,告诉他即便如此,但属主生命的满足胜过家道丰富。
˙您可以安慰孤单的阿嬷,在主的爱里,陪她走最后的岁月。
˙您可以支援某位单亲妈妈,让他的孩子突破学习的障碍,并且走出穷困,体会神的信实。
˙您可以……;您可以……
乡村需要很多很多的「你」前来用耶稣的爱来改变属灵的空气,为他们带来希望。
你愿意「福音移民」回到台湾乡村,即使可能你要关怀的人时日有限吗?
试想有一天早晨,你在坐在空气清新的阳台上,喝着第一口咖啡,安详地打开报纸。
突然看到的头版消息:
「台湾不见了!昨夜凌晨,有一个很严重的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临到台湾。无人确实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今天早晨台湾不见了……」
您的反应是什么?
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还好我不在那儿!」或是「怎么办?没有机会了!──早知道,就该早一点回去……」懊恼到不知道有什么文字可以形容那种锥心刺骨的痛。
先不讲台湾不见了,这儿有太多的生命渐渐消失中……因着面对家暴、失业、自杀、破产、毒品、醉酒、赌博、地下钱庄,还有色情网站、媒体对性夸大的报导、负面的人生观宗教观等等,让许多人活得很无奈且没有盼望……他们的生命力渐渐消失了……
乡村需要很多很多的「你」前来,以你丰富的生命来影响生命。
你愿意「福音移民」回到台湾乡村,即便能「多一个」基督徒也好吗?
你知道「撒该」吧?,大家都不喜欢他。历代以来所有传述他的故事的,都用讽嘲的口气表演他爬树的样子。圣经只说他矮,可是大都幻想他又矮又胖;是因为身材又矮又胖的,爬起树来比较滑稽,比较像坏人?总之,在说故事的人口中,觉得那样做才能表达撒该的可笑及讨人厌之处吧?为什么像撒该这样的邻里里拒绝往来户,会知道耶稣?若不是「耶稣」事件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他很可能还蒙在鼓里呢。结果那天的好奇,成了撒该他生命的转捩点。
乡村需要很多很多的「你」到来,把耶稣的故事传得满城「灵风恩雨」,为乡村中的他们带来好奇。
你愿意来吗?
本文曾发表在乡福简讯254期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