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請在填寫客戶資料時,將抬頭與統編同時填入公司名稱的欄位即可 貼心提醒
購物車 0

【真哪噠專欄:最麻煩的教會竟引來主最親密最慈愛的應許】

【真哪噠專欄:最麻煩的教會竟引來主最親密最慈愛的應許】

啟示錄三章14-22 節

給老底嘉的信

二○一一年初,澳洲洪水肆虐,程度驚人。最先是東北部昆士蘭部分地區被淹浸,然後蔓延全省;繼而向南越過分界,進入新南威爾士省,無數房屋被毀、幾百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無法估計,至少我執筆時未知,日後可能也無從得知。

到了一月底,澳洲總理宣布特別徵收一次賑災重建稅,災民及赤貧者免繳。這是澳洲人向家園盡毀的同胞施以援手的最低起點。

緊急狀態需要政府出手救災的做法,歷史悠久,至少第一世紀的羅馬也是這樣。在前一封信,我們看見非拉鐵非在主後十七年的地震中受到重創,樂於接受羅馬中央濟助。不過主後六十一年,非拉鐵非以南呂吉斯谷一帶城市在地震中同遭嚴重破壞後,有一個城市竟拒絕皇帝救濟。此舉誠然足以自豪,因為絕大部分的城市都會倒屣接受,但老底嘉不恥如此。該城頗為富貴,敬謝不敏。

這就教我們明白老底嘉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她位於弗呂家南北與東西兩條主要通商要道的交匯處,正如其他佔地利之便的城市一樣,繁忙的交通為她帶來財富。其實,她正是全區的銀行中心。今天,我們明白這是什麼一回事。不僅如此,她還有名聲卓著的醫學院;許多遠方的人慕名而來,接受訓練。該醫學院最擅長的是眼科;要買風行一時的弗呂家眼藥粉的話,老底嘉就最方便了。

還有,老底嘉的牧場更培養出毛質特別柔軟的黑羊,相關衣著蔚然成風;牧羊人當然樂於支持這個風氣,其羊毛製衣物供不應求。

她所缺乏的就是好的水。當年呂吉斯河的水流很弱,夏天更完全乾涸。可她還有兩個水源:北面和東南。北面峭壁懸崖上的希拉波立以溫泉聞名,至今未變,吸引了各地遊客來訪。含豐富化學物質的熱水自地底湧出(今天則由水管引入酒店浴池),從懸崖上瀉下,留下礦物沉澱的白紋,幾哩外也可看到。在第一世紀,他們用引水道把水引到四、五哩外,位於谷中的老底嘉去。這些滿佈硬化礦物質沉積的管,今天仍舊可以看到。水到了老底嘉已經不熱,變成溫吞吞的;更糟的是,礦物質太多不宜飲用,除非想把自己弄病。

位於老底嘉東南的是歌羅西;也在主後六十一年為地震重創,但沒有重建。她的水源卻是極好的,從山頂積雪的高山卡特慕斯流下:湍急、清涼,質素堪比阿爾卑斯山的。可惜流了十一哩,吸了正常土耳其熱能,到老底嘉時也變成溫吞吞的了。

老底嘉特有的能耐──把熱水降溫、把冰水升溫,變成了七封信內無人不知的名句。「老底嘉」亦變成「溫吞吞」的代名詞,就是「漠不關心」、「愛理不理」。耶穌對這教會講的話似乎混合了憂愁與真實的怒氣:「你不冷也不熱!我寧可你或冷或熱!既然你是溫吞吞的,我準會把你吐出去。」用「嘔吐」也不為過,老底嘉基督教對耶穌來說是倒胃口的。祂吃不消。

接下來是更強的「本土特色」。「你說:我是富足的,我已經富起來,什麼都不缺乏。」似乎基督徒也習染了當地的土豪味道;但耶穌斬釘截鐵地指他們是「困苦可憐」的(兩個概述實況的詞彙,縱使他們不自覺):具體情況是,貧窮、瞎眼、赤裸。他們需要唯獨耶穌能賜的黃金。他們需要更換美好的衣服──白衣代替時尚黑衣!惟有祂能提供(我們毋忘白衣是初信受洗時穿著的,標誌著對全新聖潔生命的委身)。他們也需要新的眼藥;弗呂家特產不能治癒地方與居民的靈性失明。這些都是逆耳的話,每一段都反映出當地文化特色。

大德蘭有次向主訴苦:「這個。」據說主回答:「是我待友之道。」德蘭當時已進入健康直接的聖經式禱告,回敬說:「無怪你朋友那麼少。」第十九節正好有這種哭笑不得的幽默。第十五至十八節毫不留情的貶斥過去了,耶穌接著彷似說:「你們現在知道我待友之道是怎樣的。」這正因為即使老底嘉基督徒如此不堪,耶穌仍是他們的朋友──祂是可靠的,即使我們不是;祂會直言不諱、直斥其非。其實,祂不只是朋友,更是他們的主。祂會施罰,但非為損害乃為喚醒。「你要發熱心,要悔改!」此話來到今天,仍是放諸教會皆準的。

除了充滿本地特色,此信也最突出地描寫耶穌,以及祂最有力的應許。奇怪的是,最麻煩的教會竟引來主最親密最慈愛的應許。也許這裡也有功課。耶穌自稱「那位阿們的」,即言出必行,是「忠信和真實見證者」,更是「在神的創造中作元首」。這是歌羅西書一章十五至二十節的迴響(正如歌羅西書四章十六節所示,它也是寫給老底嘉的):神的世界是藉著耶穌的,而新的創造也是藉其復活啟動的。這個宇宙大計令老底嘉的溫吞更顯得難看。這邊有宇宙的主耶穌,而你竟然怡然自得、躊躇滿志,其實卻貧困、赤身、瞎眼!

接下來是以兩個應許作結。前指第十五節為此信名句,第二十節也不遑多讓:「看啊,我站在門外敲門!」我聽過無數相關講道,全都是鼓勵人打開心門、生命之門,讓耶穌進來云云。這些講道精彩、有力、必須,可惜捉錯用神。藉福音書故事的迴響可知,叩門者不是別人,乃是主人在眾人出其不意時突然回來(正如三3 給撒狄警告的),而開門者乃是保持清醒的家僕。即是說,房子是耶穌的;我們的本分乃是恭迎主人回來。更遠古的經文以不同的意象帶來相同的信息,即是新郎在門外喚醒酣睡的新娘子(歌五2)。啟示錄二十一章二節一瞥之下,似乎也有此意。


值得補充的是,不知何故,我聽過講座或講道的講員總是不講下半句:「看啊,我站在門外敲門,若有人聽見我的聲音而開門,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吃飯。」初期教會沒有人會聽到這句話而不馬上想到家常聚餐、擘餅,就是耶穌臨在,大有能力地將自己賜給祂的子民。這樣的聚餐遙指著終極的彌賽亞筵席(見十九9)。這些「進來」都預示了最終的、圓滿的來臨。


有分享受聚餐的,就是藉此得力「得勝」,如同耶穌藉著死「得勝」,必得殊福。單是想到耶穌竟與上主同享王位,已經令人錯愕──縱然初期基督徒視之為詩篇一一○篇與但以理書第七章的應驗。這樣似乎在說「得勝的人」將分享耶穌的王位,意即他們要與祂一起管治全地,共享祂那奇異又至高的治權。這權柄不是藉武力而得,乃是藉受苦之愛的大能而來,此乃「君尊的祭司」的真義。

七封信完了,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聽的就應當聽,今昔如一。

賴特說啟示錄 https://reurl.cc/V61akR

art7b-m0hzv.jpg



上一頁 下一頁